供给侧改革即将一周年之际,国企改革正策马扬鞭再奋蹄。目前共有70多家国资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受为代表的“央企混改6+1试点”以及年内央企总数有望减至百家以内等影响,近期“中字头”概念股强劲崛起,国企改革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认为,应充分发挥央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导向作用及调整优化中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央企要做两件事,一是大力调整布局结构,央企重组潮可期,做强做优做大仍然是目前重组动力;二是混改试点落地有望进一步提速,通过混改提高央企效率和活力。而中国国有资本等央企三大投资基金的成立和运作将是国企改革的润滑油和催化剂,能为改革注入新动能。
央企重组潮可期
随着宝钢和武钢重组方案落地,目前央企数量已降至103家。此前,国资委表示仍有几组央企重组整合还在酝酿中,预计央企总数在年底前有望减至100家以内。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或合并成为一家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正在寻求与中广核进行并购,但纷纷遭到了各集团公司以及相关上市公司的澄清。
李锦表示,近期,大型央企间重组整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企业正在迎来与全球企业接轨的重组潮,兼并、分立、剥离等各类重组动作的频率都会加快,因此央企重组潮是可期的,做强做优做大仍然是目前的重组动力。央企是“国家队”,央企的兼并重组要从是否有利于六个方面来考虑,即国力增强、竞争、国际安全、国家活力、国家稳定和国资增值。他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行业以及产能过剩行业央企之间将伴随一系列的企业重组。央企重组“减法”不是目的,提质才是方向,不要物理叠加,要催生“化学反应”,要使结构更合理,更要实现“1+1>2”的效果。
中泰证券认为,《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中对于降低杠杆率的首要措施明确为“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这其中,推动重点产业过剩行业加大并购重组力度更是其中明确的重中之重。而央企作为相关传统行业的龙头,其“做大做强做优”的内在诉求,以及央企数量年内减少至100家以内的要求,都将使央企重组,特别是过剩产能行业央企重组成为降杠杆过程中最为有效且优先的推进方式。“做优做强做大”强力推动下,央企重组是国企改革中优先推动、阻力最小的方向。从行业杠杆率的“去杠杆”逻辑、海外业务占比的“一带一路”逻辑,过剩产能整合的“供给侧改革”逻辑以及人事变动和政策指向这四大维度出发,船舶系、系、化工系整合将是央企整合下一阶段重要看点。
垄断行业混改启幕
近期,国企混改部署提速。
8月,《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发布,就开展国企员工持股试点提出明确要求和政策措施。
9月28日,发改委副主任刘鹤主持召开会,研究部署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相关工作。结合、、天然气、铁路、民航、通信、军工等领域改革,开展不同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示范。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等中央企业和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列入第一批试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实施方案做了详细介绍。
10月10日,中国联通宣布其大股东联通集团“正按照会议精神和国家相关政策精神,研究和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这被认为垄断行业混改正式启幕。
李锦指出,随着国企改革操作性配套文件陆续公布,国企混改有望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过去一直在竞争类进行,现在进入垄断行业备受关注。此次国企混改除了聚焦七大垄断行业,通过混改提高此类央企效率之外,也将与供给侧“去产能”工作紧密结合。在、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国企作为“去产能”的,若通过混改引入社会资本,有望加速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企业效益。“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国有风险投资基金、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三笔基金三个公司,目的就是运用资本市场和工具,推进央企重组整合、去产能、混改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
“应加大力度推进以骨干员工持股为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表示,员工持股文件制定的已经十分严密,推开的条件已经成熟。企业困难的时候让员工持股,不是给员工利益,而是让他们承担和责任。此外,应通过“分红权改革”提高企业的效益、活力和竞争力。同时,应鼓励试错、容忍试错、创造宽松的改革环境,应该明确只要没有借改革之名贪腐受贿,一律免责。
中泰证券指出,员工持股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先前的“紧箍咒”已得到逐步释放,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加速推进阶段。从资本市场角度看,中国联通混改方案若超预期通过,将成为央企改革主题新龙头。若如市场预期一样,引入BAT等互联网巨头作为战略投资者,打造中国版“软银移动”之路,则或将成为央企混改新的龙头,重构国企改革主题投资逻辑。发改委专题会所提到的六大集团——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将是央企混改首批重点推进企业,建议重点关注首批央企试点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中.国.证.券.报.)
责编: